
转基因食品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进入市场。此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环境保护署(EPA)和农业部(USDA)携手合作,确保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作物对人类、动物及环境安全无害。尽管市场上既有转基因食品也有非转基因食品,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本质及其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方式仍存在不少困惑。
生物工程食品是国会在通过《国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标准》时用来描述某些类型转基因食品的术语。该标准将生物工程食品定义为含有通过某些实验室技术修饰过的、可检测到的遗传物质,且无法通过传统育种创造或在自然界中发现的食品。
生物工程食品是国会在通过《国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标准》时用来描述某些类型转基因食品的术语。该标准将生物工程食品定义为含有通过某些实验室技术修饰过的、可检测到的遗传物质,且无法通过传统育种创造或在自然界中发现的食品。
什么使其成为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技术改变了其遗传物质(DNA)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该技术通常涉及对DNA的特异性修饰,包括将特定DNA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科学家通常称此过程为基因工程。
它被称作转基因生物还是别的名称?
“GMO”已成为消费者和大众媒体用来描述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的食品的通用术语。这个术语通常不用于指代通过选择性育种培育的动植物,比如如今常见的园艺草莓——它们就是北美原生品种与南美原生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虽然科学家们惯用“基因工程”这个专业术语,但随着美国新出台的《国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标准》,你很快就会发现我们日常食用的某些食品上都贴着“生物工程食品”的标签。
有哪些转基因作物?
美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种类虽少,但某些品种在农作物中占比惊人(如大豆、玉米、甜菜、油菜和棉花)。数据显示,2020年转基因大豆占大豆种植总量的94%,转基因棉花占棉花种植总量的96%,转基因玉米则占玉米种植总量的92%。这些转基因作物主要用作牛、鸡、鱼等牲畜的饲料,同时也被加工成谷物、零食和植物油等食品原料。尽管超市生鲜区鲜见转基因果蔬的身影,但转基因产品早已成为现代食品供应链中的常见成分。
我们为什么需要转基因生物?
人类利用传统方法改良作物和动物以满足自身需求和口味已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杂交育种、选择性育种和突变育种都是传统改良手段的典型代表。这些育种方法通常需要将两种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混合,被用来培育出现代玉米品种和无籽西瓜等常见作物。
现代科技让科学家能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害、耐旱等有益基因精准导入植物体内。如今进行基因改造的初衷与数千年前如出一辙: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损耗、延长保鲜期、改善外观品质、提升营养价值,或是综合运用这些特性。
转基因生物会影响您的健康吗?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健康安全。部分转基因作物经过改良后,其营养价值反而得到提升。例如转基因大豆含有更健康的油脂成分,可替代含反式脂肪的食用油。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市场以来,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非转基因食品相当。此外,研究还证实,以转基因作物为饲料的牲畜所产的肉类产品,其安全性与非转基因动物食品完全一致。
转基因植物会减少农药使用吗?
一些转基因植物含有植物内源性保护剂(PIPs),以使其对昆虫具有抗性,从而减少对农药喷洒的需求和使用。作为另一项安全措施,美国环保署(EPA)与开发商和科学家合作,通过其抗虫害管理计划帮助开发抗虫害尽可能长时间的转基因生物。其他转基因作物经过改良可耐受特定除草剂,这让农民在杂草防治方面有了更多选择。有人担心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农民会增加除草剂使用量,虽然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美国环保署(EPA)对所有除草剂的安全性都进行监管——无论是转基因作物还是普通作物。此外,环保署还会发布相关信息,帮助担心杂草产生抗药性的农户做好应对准备。